聚焦理论创新,深耕学术实践 ——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春季学期“仰望星空”系列讲座
为提升学术研究水平,拓宽师生理论视野,4月11日上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雷虹艳名师工作室,成功举办“仰望星空”系列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特邀两位资深专家,围绕学术研究与理论写作展开深度分享。讲座由刘东梅院长主持,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参与此次讲座。
第一场讲座由人民日报社《国家治理》杂志主编董惠敏主讲。董主编结合多年编审经验,系统解析了学术论文选题的核心逻辑、创新路径以及写作规范,着重强调问题导向在学术研究和文章撰写中的核心地位。问题导向有助于聚焦研究重点,增强文章的实用价值,通过深入小切口研究避免内容空泛。同时,也要持续关注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,运用全球视野和历史观深化理论,并重视案例和数据支撑论点的重要性。文章小标题应该直接呈现作者观点,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动性。在理论性文章写作中,可以善用案例辅助论证,增加文章的可读性。人民日报旗下杂志代表国家需求和党的发展战略,投稿时应关注杂志公布的年度重要选题,在选题上应尽量贴近国家战略方向。
第二场讲座由四川日报社理论策划总监、首席评论员王付永主讲。他以“比较视域下党报理论文章选题、语言风格及写作方法漫谈”为题,通过案例分析对比党报理论文章与学术论文的异同,深入剖析了党媒理论文章的政治站位、选题策划技巧及语言表达艺术。王付永指出,党报理论文章选题需紧扣中央政策导向,体现鲜明的党性原则,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重大会议精神等展开论述。相较学术论文,其选题更强调时效性和意识形态属性,而非单纯学术创新。党报理论文章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,其文章内容需兼具思想深度与传播效能,既要坚持正确导向,也要贴近读者需求。
两位专家的讲座提供了跨领域写作的新视角,现场师生反响热烈,大家纷纷表示对提升科研能力具有重要启发。刘东梅院长表示,“仰望星空”系列讲座旨在搭建学界与业界的对话平台,助力师生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实现双向突破。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此类学术活动,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。
供稿/mg老虎机游戏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河欢 编辑/应思